一、积分的定义
积分是由用户行为产生的评分体系,是衡量用户活跃度和粘性的指标。积分可以兑换延期权益;同时,随着积分的积累,会员级别也可以升级。系统位于两套规则(生成积分的规则/使用积分的规则)和一个统一的管理平台。
二、积分生成规则
1.积分生成规则覆盖全业务条线,积分按照统一标准生成。
2.对于积分兑换导致的用户行为,不会再次累计积分。
3.累积到一个阶段的积分可以晋升为会员级别,会员级别越高,获得积分的百分比越大。
三。积分使用规则
根据平台系统设置,当用户的经验值达到不同等级时,可以晋升到相应的会员等级。会员积分系统里的会员级别越高,赚取积分的比率越高。
按照系统设定的规则,通过兑换、抵扣、直接消费等方式进行积分消费。
1.积分可以在合理的时间内累计使用。当累积到一定期限时,会提醒用户使用积分。如果超过时间限制,积分将被清除。
2.对于恶意信用评分,一旦发现,可以通过人工清分的方式进行处罚。
3.平台内的用户积分不能用于提现,只能在平台上交易。
4.用户在平台内通过积分进行的交易将不开具发票(包括但不限于消费、兑换、抵扣等。).
5.用户在平台退订交易时,使用的积分不会退还,商家只会按照实际支付金额退还。
积分消费类型:
一般兑换:用积分兑换优惠券、停车票、会议室券等。
抽奖:用积分换取抽奖机会,类似于大转盘。
班级:用积分换折扣。
消费:在平台上直接用积分换现金(积分不能提现)
四。平台积分获取规则
1.消费者行为的分布规律
根据上表的预算,预计年人均销售10000元,平台获得六个积分,即600元,用户获得10000消费积分,折合成100元。
2.使用类行为分配规则
根据上表预测,预计人均年使用行为产生560积分,兑换平台消费金额为5.6元。
3.交互行为的分布规律
根据上表预测,预计人均年使用行为产生1160积分,兑换平台消费金额为11.6元。
4.传播行为的分布规律
根据上表预测,预计人均年使用行为产生830积分,兑换平台消费金额为8.3元。
根据以上综合估算,人均年消费金额10000元,用户活跃度12550积分的平台获取份额为600元,人均消费12550积分=125.5元。
整体系统业务流程
操作步骤:
积分和成本的计算。
产品操作员在积分系统中创建新的积分规则模板,并定义积分规则。
审计人员将在会员积分系统上审计新的营销活动,批准的积分规则将自动生效。
系统根据新生效的积分规则开展业务。
当用户使用或参与营销活动时,业务系统触发积分规则的相应动作。
服务向积分系统发送积分生成命令。
系统根据生成的命令计算并存储积分。
七。整体结算
交换比率
根据平台系统设定的规则,积分换算比例为:100积分=1元=100经验值。
平台和用户
平台内用户积分不能用于提现;
积分只能在智慧园区平台进行交易和兑换;
平台内用户积分每年12月31日清零前3个月内用户未使用的积分全部短信清零(需绑定有效手机号);
支票交易等可以根据平台内所有业务用户的实际发生情况通过积分进行,无需开具相应发票,通过正常转账、现金,开具相应发票;
不再通过消费积分产生积分;
用户通过平台交易退订订单,使用的积分不予退还,消费产生的积分作废。
平台和商家
平台和商家的月结可以分为两部分。
1.其中用户通过转账、现金、支票等方式与商家进行交易。:
商家可以通过正常的用户转账、现金、支票等交易,根据实际发生开具相应发票,平台根据每月订单金额(积分兑换部分另行计算)与商家按月核对结算。
2.如果用户通过积分与商家进行交易:
用户通过平台积分兑换的商品和服务不会开具发票,平台会根据平台积分统计每月与商家核对结算一次。
3.结算方式:
平台每月对平台内商家的交易量和交易金额进行检查,并按照相应的比例进行抽成和分成。平台每个月抽取分成商家后的交易金额,就是与商家的实际结算金额。实际结算金额包含积分兑换金额,即扣除积分兑换金额后的实际收入金额。平台给商家开具的实际发票对应的金额是扣除分成后的积分兑换金额(第一次消费积分只能在第二次消费后使用,即当前消费积分不能用于当前消费抵扣,必须作为下一次使用。
比如用户一次性消费600元可以获得600积分,600积分对应6元代金券,可用于下次消费。一个用户一次性消费300元可以获得300积分,最后余额600积分对应6元代金券。商家实际收费294元,6元是代金券,商家开具的发票是294元。平台根据商户收入抽取6%的分成,即用户原则上消费300元。平台分成18元,其中实际用户支付294元,6元积分兑换金额由平台补贴,即平台实际获得的积分为18元减6元为12元,12元为平台实际收益。由于6元积分兑换金额商家不需要给用户开具发票,平台也不会给商家开具发票,即平台给商家开具的实际发票金额为12元。